1.設計原則
油庫儲油罐區是油料保障的重要儲存基地,具有分布空間范圍廣、安全防爆要求高、監控點多、布線復雜,自動化系統的水平和垂直集成難度大的特點。圍繞儲油罐區自動監測、計量和管理,采用測控與管理技術,設計儲油罐區監測控制與數據采集系統,改善油罐測量勞動強度大、作業環境差、管理手段落后的現狀,已成為目前油庫自動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實時、準確、可靠、經濟地采集點多面廣的儲油罐監控信息,實現大范圍的數據共享;基于多參數實時數據,進行智能分析、處理,進一步提高計量精度;基于監控信息及數據,進行儲油罐區油料平衡分析,提高儲油罐區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等。
本項目方案設計遵循技術、功能齊全、性能穩定、節約成本的原則。并綜合考慮施工、維護及操作因素,并將為今后的發展、擴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擴充的余地。本系統設計內容是系統的、完整的、全面的;設計方案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其具有以下原則:
1.1性與適用性
系統的技術性能和質量指標應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同時,系統的安裝調試、軟件編程和操作使用又應簡便易行,容易掌握,適合國情和本項目的特點。該系統集國際上眾多技術于一身,體現了當前計算機控制技術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新發展水平,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同時系統是面向各種管理層次使用的系統,其功能的配置以能給用戶提供舒適、安全、方便、快捷為準則,其操作應簡便易學。
1.2經濟性與實用性
充分考慮用戶實際需要和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根據用戶現場環境,設計選用功能和適合現場情況、符合用戶要求的系統配置方案,通過嚴密、有機的組合,實現佳的性能價格比,以便節約工程投資,同時保證系統功能實施的需求,經濟實用。
1.3可靠性與安全性
系統的設計應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在系統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斷后,能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備迅速恢復的功能,同時系統具有一整套完成的系統管理策略,可以保證系統的運行安全。
1.4開放性
以現有成熟的產品為對象設計,同時還考慮到周邊信息通信環境的現狀和技術的發展趨勢,可以消防、防盜、聚光系統實現聯動,具有網絡通訊接口,可實現遠程控制。
1.5可擴充性
系統設計中考慮到今后技術的發展和使用的需要,具有更新、擴充和升級的可能。并根據今后該項目工程的實際要求擴展系統功能,同時,本方案在設計中留有冗余,以滿足今后的發展要求。
1.6追求優化的系統設備配置
在滿足用戶對功能、質量、性能、價格和服務等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追求優化的系統設備配置,以盡量降低系統造價。
1.7保留足夠的擴展容量
該項目設備的控制容量上保留一定的余地,以便在系統中改造新的控制點;系統中還保留與其他計算機或自動化系統連接的接口;也盡量考慮未來科學的發展和新技術的應用。
2.概 述
油庫一般由儲油罐、油泵房、值班室等建筑物組成;
根據要求,本系統主要實現以下目標:
2.1實現對儲油罐的液位、數據的全方位實時監測及儲油罐數據處理功能;
2.2罐區液位上下限報警功能,過閾值后有相應的聲光報警;罐區的液位過危險閾值,可以緊急切斷ESD閥門; 2.3站內可燃氣體報警裝置監測; 2.4ESD閥門的開關狀態,手自動狀態,故障狀態監控;
2.5在軟硬件系統的配置和設計上,為將來系統擴展以及今后的技術改造預留接口。
3.系統體結構
本項目在系統結構設計上,采用符合工業設計規范要求的設備層、控制層和信息層的分層結構模式,同時,在信息層采用雙服務器構架模式,使罐區成為功能相對獨立和完整的局域網。該局域網通過光纜活網線與油庫計算機中心的主服務器相連,成為油庫網絡構架的一個子網。
在SIS安全系統設備層中,主要監測和控制的設備為:儲油罐、ESD閥門設備。其中對儲油罐的監測,采用和利時公司的LKS安全型SIS進行集中數據采集,然后將采集的儲油罐工況數據送上位機。上位機可以同時掃描監測所有油罐,進行數據交換和操作,收發操作數據由油料收發工作站通過已有的光纜發送到罐區監測服務器進行數據存儲和處理。對于油路管道上的油閥的監測和控制,通過專門配置的變送器或執行機構,以直接I/O的方式相連。
在可燃氣體報警系統(GDS)中,主要以SIS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為中心,負責對報警主機設備的實時監測控制,同時,由SIS進行實時報警處理,并為今后安全聯鎖機制預留接口。此外,在控制層中,配置和利時公司的LE系列SIS負責接收從報警主機傳送過來的氣體濃度實時數據,報警信號在上位機進行集中管理和處理,當可燃氣體濃度過報警閾值后,可以進行相應的連鎖保護和聲光報警輸出。
信息層是油庫管理的樞紐,形成油庫自動化信息管理系統的主網,罐區實時監控系統作為該主網下的一個子網,系統的功能支點立足于油料信息管理部分,而實時監控部分成為整個系統的功能模塊。鑒于上述功能構架,系統采用Client/Server結構方式,以信息管理服務器為核心,下面掛接:各油料流程管理工作站和各監控工作站,形成網絡化布局和分布式實時監控。監控中心平臺采用以服務器為中心的分布式操作工作站的形式 (Distributed Monitor System), 履行實時監控和實時數據交換的職能,所有實時信息和操作信息都匯在該服務器上,由服務器統一儲存管理。
其他推薦產品
首頁|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廣告服務| 會員服務| 付款方式| 意見反饋| 法律聲明| 服務條款
1.設計原則
油庫儲油罐區是油料保障的重要儲存基地,具有分布空間范圍廣、安全防爆要求高、監控點多、布線復雜,自動化系統的水平和垂直集成難度大的特點。圍繞儲油罐區自動監測、計量和管理,采用測控與管理技術,設計儲油罐區監測控制與數據采集系統,改善油罐測量勞動強度大、作業環境差、管理手段落后的現狀,已成為目前油庫自動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實時、準確、可靠、經濟地采集點多面廣的儲油罐監控信息,實現大范圍的數據共享;基于多參數實時數據,進行智能分析、處理,進一步提高計量精度;基于監控信息及數據,進行儲油罐區油料平衡分析,提高儲油罐區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等。
本項目方案設計遵循技術、功能齊全、性能穩定、節約成本的原則。并綜合考慮施工、維護及操作因素,并將為今后的發展、擴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擴充的余地。本系統設計內容是系統的、完整的、全面的;設計方案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其具有以下原則:
1.1性與適用性
系統的技術性能和質量指標應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同時,系統的安裝調試、軟件編程和操作使用又應簡便易行,容易掌握,適合國情和本項目的特點。該系統集國際上眾多技術于一身,體現了當前計算機控制技術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新發展水平,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同時系統是面向各種管理層次使用的系統,其功能的配置以能給用戶提供舒適、安全、方便、快捷為準則,其操作應簡便易學。
1.2經濟性與實用性
充分考慮用戶實際需要和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根據用戶現場環境,設計選用功能和適合現場情況、符合用戶要求的系統配置方案,通過嚴密、有機的組合,實現佳的性能價格比,以便節約工程投資,同時保證系統功能實施的需求,經濟實用。
1.3可靠性與安全性
系統的設計應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在系統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斷后,能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備迅速恢復的功能,同時系統具有一整套完成的系統管理策略,可以保證系統的運行安全。
1.4開放性
以現有成熟的產品為對象設計,同時還考慮到周邊信息通信環境的現狀和技術的發展趨勢,可以消防、防盜、聚光系統實現聯動,具有網絡通訊接口,可實現遠程控制。
1.5可擴充性
系統設計中考慮到今后技術的發展和使用的需要,具有更新、擴充和升級的可能。并根據今后該項目工程的實際要求擴展系統功能,同時,本方案在設計中留有冗余,以滿足今后的發展要求。
1.6追求優化的系統設備配置
在滿足用戶對功能、質量、性能、價格和服務等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追求優化的系統設備配置,以盡量降低系統造價。
1.7保留足夠的擴展容量
該項目設備的控制容量上保留一定的余地,以便在系統中改造新的控制點;系統中還保留與其他計算機或自動化系統連接的接口;也盡量考慮未來科學的發展和新技術的應用。
2.概 述
油庫一般由儲油罐、油泵房、值班室等建筑物組成;
根據要求,本系統主要實現以下目標:
2.1實現對儲油罐的液位、數據的全方位實時監測及儲油罐數據處理功能;
2.2罐區液位上下限報警功能,過閾值后有相應的聲光報警;罐區的液位過危險閾值,可以緊急切斷ESD閥門;
2.3站內可燃氣體報警裝置監測;
2.4ESD閥門的開關狀態,手自動狀態,故障狀態監控;
2.5在軟硬件系統的配置和設計上,為將來系統擴展以及今后的技術改造預留接口。
3.系統體結構
本項目在系統結構設計上,采用符合工業設計規范要求的設備層、控制層和信息層的分層結構模式,同時,在信息層采用雙服務器構架模式,使罐區成為功能相對獨立和完整的局域網。該局域網通過光纜活網線與油庫計算機中心的主服務器相連,成為油庫網絡構架的一個子網。
在SIS安全系統設備層中,主要監測和控制的設備為:儲油罐、ESD閥門設備。其中對儲油罐的監測,采用和利時公司的LKS安全型SIS進行集中數據采集,然后將采集的儲油罐工況數據送上位機。上位機可以同時掃描監測所有油罐,進行數據交換和操作,收發操作數據由油料收發工作站通過已有的光纜發送到罐區監測服務器進行數據存儲和處理。對于油路管道上的油閥的監測和控制,通過專門配置的變送器或執行機構,以直接I/O的方式相連。
在可燃氣體報警系統(GDS)中,主要以SIS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為中心,負責對報警主機設備的實時監測控制,同時,由SIS進行實時報警處理,并為今后安全聯鎖機制預留接口。此外,在控制層中,配置和利時公司的LE系列SIS負責接收從報警主機傳送過來的氣體濃度實時數據,報警信號在上位機進行集中管理和處理,當可燃氣體濃度過報警閾值后,可以進行相應的連鎖保護和聲光報警輸出。
信息層是油庫管理的樞紐,形成油庫自動化信息管理系統的主網,罐區實時監控系統作為該主網下的一個子網,系統的功能支點立足于油料信息管理部分,而實時監控部分成為整個系統的功能模塊。鑒于上述功能構架,系統采用Client/Server結構方式,以信息管理服務器為核心,下面掛接:各油料流程管理工作站和各監控工作站,形成網絡化布局和分布式實時監控。監控中心平臺采用以服務器為中心的分布式操作工作站的形式 (Distributed Monitor System), 履行實時監控和實時數據交換的職能,所有實時信息和操作信息都匯在該服務器上,由服務器統一儲存管理。